1. 首页 >
  2. 新作评论 >
  3. 小说评论

唐正立:《梁武帝大传》序

发布日期:2023-12-01

《梁武帝大传》序

唐正立

梁武是南北朝时期梁王朝开国皇帝萧衍。萧衍灭齐建梁后,为了统御天下,放弃了家世信奉的道教,尊崇儒学后逐渐转向奉佛,于天监三年颁布了《舍道事佛诏》,此后崇佛日盛,佛事日隆,干脆于天监十八年(519年)受了菩萨戒,法号冠达,其六子萧纶上书《遵敕舍老子受菩萨戒启》,称其为“皇帝菩萨”。王公大臣纷纷效仿,启奏上朝,言必称“皇帝菩萨”,这个称呼就延续了下去。

“皇帝菩萨”这个词,当以“菩萨”为中心语,指的是什么样的菩萨。从历史上看,萧衍为了教化朝野,才尊奉如来,在上化下,表面上看他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其实本质上仍是一位皇帝,或称“菩萨皇帝”更为合适。这部长篇小说,也是基于这样的历史定位去写的。

历史上,萧衍是一位很特殊的帝王,后世对他的评价可谓毁誉参半。他的前朝刘宋之所以失去天下,是因为皇帝刘彧大杀亲王重臣,驾崩时所托非人,少主顽劣,穷凶极暴,最终皇位被辅臣萧道成夺走,建立齐朝。齐高帝萧道成鉴于刘宋灭亡之弊,宽简刑罚,务从俭约,可惜在位仅仅三年就去世了。齐武帝萧赜继承父志,励精图治,在位十一年,开创了“永明之治”。不料临终又是所托非人,辅臣萧鸾连续废杀萧昭业和萧昭文,自立为帝。为了保住皇位,萧鸾猜忌同宗,信用典签,诛灭高、武子孙,皇宫内外弥漫着一股血腥味。萧鸾驾崩后,少帝萧宝卷更是暴虐无道,竟然冤杀了萧衍长兄萧懿。萧衍举兵废掉萧宝卷,以梁代齐。他注重延揽人才,照顾世族利益,重用庶族人才,尤尚节俭,“一冠三年,一被二年”,每日粗茶淡饭,以此引导百官清正廉明。他倡导礼仪,佛化治国,在位48年,在南北朝政权更替频繁的情况下,保持了较长时间的稳定局面,让百姓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安定生活。可是,最终天下“自己而得,自己而失”。他接受前朝教训,包庇宗室,不杀亲王,宗室却不为他争气,亲王也不给他卖力,反而尽给他抹黑、添乱。次子萧综投了北魏,侄子萧正德也投了北魏,六弟萧宏竟干出了荒淫乱伦的荒唐勾当。他由信佛发展到崇佛,由崇佛升级为佞佛,最后竟然脱下皇袍,换上法衣,舍身同泰寺,由“人主”变成了“寺奴”。群臣只得凑集银钱奉赎这位“皇帝菩萨”,把国库都掏空了。在位日久,他变得昏庸固执,好大喜功,崇信佞臣,优容权贵,对王公大臣法外施恩。晚年逐渐怠政,徒有统一南北的雄心壮志而不修武备,盲目自大,无所作为,他所经营的王朝大厦潜伏着巨大的危机。最终落得个亡国丧身的下场,使江南蒙难,社稷遭殃,百姓涂炭。

这里除却萧衍构筑的王朝大厦已被蛀蚀掏空外,也有他个人的致命弱点。同诸多皇帝一样,他也是猜疑心重,忌惮开国元勋。在功臣当中,应该是范云和沈约功劳最大,谋划他登上了皇帝宝座,但萧衍并没有重用他们,建国初期范云就病逝了,他还经常找茬斥责沈约,使之抑郁而死。萧衍身边只有佞臣朱异之徒做伴,尽管有几个正义敢言之士,他却拒不接受,把直言劝谏的荀济逼得逃到了北魏,对贺琛的抬棺死谏一概驳回。及至侯景叛乱,太子萧纲优柔寡断,邵陵王萧伦无勇无谋,湘东王萧绎暗图自保,三十万大军本可以一举围歼乱贼,然而各路援军推诿扯皮,各有盘算,致使小人狂计得逞。一代帝王孑然无助,独木难支,大厦坍塌了。

萧衍可谓一代枭雄,在那波谲云诡的年代,他横空出世,以方镇之力推翻暴政,改朝换代,在南北朝时期仅此一人。南朝经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共169年,换了32位皇帝,平均5年一帝,你方唱罢我登场,唯萧衍在位时间最长,占了整个南朝近三分之一时间。然而,他悲惨的结局又令人扼腕叹息,正可谓“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一代圣主沦为亡国之君,其中原因令人深思!

历史布满了尘埃,灰色而没有温度;小说缤纷多姿,是一个有生命的世界。从历史到小说,首要的工夫是研究史料,就如同深山寻宝,沙里淘金。多年来,我焚膏继晷,细心研读了唐姚思廉的《梁书》、唐李延寿的《南史》、北齐魏收的《魏书》、北宋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以及现当代学者的一些研究著述,从泛黄的文字中理出明晰的线索,寻找那些鲜活的生命,雕琢推想,演绎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展现历史的风云变幻,以期对世人世事有所启发和借鉴。

写长篇历史小说,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结构的安排,就好比做衣服要靠巧妙的裁剪和缝纫,建房屋必须夯实基础搭好梁柱,在这方面,我非常赞同与萧衍同时代的文论家刘勰的观点,他在《文心雕龙·附会》中说,写文章要“总文理,统首尾,定与夺,合涯际,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一篇好的文章,要讲究全篇的条理,写什么和不写什么要善于取舍,把各部分融合起来,让首尾连贯起来,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刘勰虽没论及小说这种文学体裁,但他讲的道理还是具有普遍性的。好的长篇小说,结构和情节要水乳交融,就像一场器乐大合奏,乐器不同,音色不同,角色分工也不相同,有的低沉,有的高亢,有的婉转,有的悠扬,有的如小溪流水,有的似大河奔涌,他们之间交相呼应,跌宕起伏,回环往复,共同演奏出一曲荡气回肠的乐章。

鲁迅在《故事新编·序》中,把历史小说创作归为两类,一类是“博考文献,言必有据”,一类是“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我主要致力于前者,虽然不一定处处“言必有据”,但一定要尊重历史,做到历史的真实性和小说的虚构性相统一,以历史事实为基础,通过合理取舍,大胆想象,编织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让故事生动起来,让人物丰满起来,让历史鲜活起来。《梁武帝大传》再现了萧衍得天下、治天下、失天下起伏跌宕的历史波澜,穿起众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展示了梁王朝兴起、发展、衰落的历史命运。如果读后能让人有所触动、有所思考、有所启发,起到一点点“晓生民之耳目”的作用,则我的心血就算没有白费。

值此书出版之际,我首先要感谢刘勰文心雕龙研究专家、文献学家朱文民先生,是他指导我确定了题材,布置了“作业”,提出了高屋建瓴的指导建议,并亲送赵以武先生的学术著作《梁武帝及其时代》,让我给萧衍“定位”;感谢著名诗人、校园文学研究专家王世龙先生,他在创作理念上帮助了提升在写作技巧给予指点;感谢海归学子秦舒雨女士,她牺牲了寒假休息时间通读了全书做了认真修改,并提出许多有益的建议,在此谨致深深的敬意。

                             2019223日于北京潞河书院

 

唐正立,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心雕龙学会会员。曾担任过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形式逻辑》等课程辅导教师,从事过全国初中教育委员会会刊《初中教育》主编工作。现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网执行主编,《中国校园文学研究》副主编。著有散文集《跋涉的脚印》、文论专著《文心雕龙与校园文学创作》,长篇历史小说《旷世刘勰》《梁武帝大传》、等。获全国教师文学奖、刘勰文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