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郝日虹)时值全国文艺界积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之际,11月1日至2日,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主办、湖北大学文学院承办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在武汉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山西作家协会等全国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及作协系统的30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文学新变与文化自信”这一主题,从变动的社会与文化发展、新媒体文学与文化产业、当代文学经典与热点、海外华文文学等多个方面,梳理了当代文学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问题,并就当代文学的发展路向进行了探讨。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员白烨在开幕式发言中,对当前文坛出现的一些新常态进行了总结:“首先,在文学生产上,日益呈现出多机制与多成分的混合性、混血性,创作的组织、写作的主导、作品的运作由传统的作协体制、期刊和出版社机制,变成事业与企业、国企与民营、纸媒与网络等多种力量共同参与、多个链条齐头并举的多元状态。再者,介入文本的元素开始增多。如果说过去影响文学的因素主要是社会文化和政治因素,那么,现如今市场与资本、传媒与信息、网络与科技则不断介入到文学当中,使得文学的场域格外混杂,文学的关系也更加复杂,影响文学的动能和动力更加多维和多向。”白烨表示:“第三,在作家群体和作品构成上,因为新代际的崛起,类型化分立成分更为丰富,样态更为繁杂,严肃与通俗、纸质与电子、线上与线下相互渗透。第四,文学的传播、阅读与接受,因为读者的年轻化,审美趣味的分化,娱乐需求的强化,经典阅读与轻松阅读,纸质阅读与电子阅读,静态阅读与动态阅读在分化中并立,在共存中互动。作为研究者一方面要直面这些新状况、新常态,仰观俯察,审时度势;另一方面,也需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更新知识结构,迎接新挑战。”
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孟繁华则从“青春形态”这一视角,对当下中国文学状况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孟繁华认为,文学要与青年建立起应有的关系,首先要塑造与这个时代青年生活有关的青春形象。青春形象是新文学诞生以来最重要的文学形象之一。虽然青春形象塑造背后的诉求并不相同,但没有或缺乏青春形象的文学是不可想象的。当代中国在社会主义初始阶段,试图通过文学青春形象的塑造建构起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尽管从文学意义上来说,关于这些青春形象的争论和存疑一直没有终止,但就意识形态而言,其还是满足了这个期许。新时期文学的兴起,也首先是青春形象突破“冰河”,为这一时代的文学奠定了激越和理想的总体形象。90年代以后,文学的青春形象逐渐模糊甚至隐退,与文学消费领域中的狂欢的青春面貌形成鲜明对比。因此,重建当下中国文学的青春形象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