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2. 新闻资讯 >
  3. 本会活动

当代文学研究会第二届全国青年论坛综述

来源: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 发布日期:2019-12-19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与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二届青年论坛“文学新时代·青年新使命”,于2019年12月7日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国际交流中心隆重举行。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杨早研究员主持本次论坛的开幕式。参与开幕式的嘉宾有: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秘书长兼副会长陈福民,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张清华,北京师范大学分党委书记李家永,资深学者代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孟繁华。开幕式首先由白烨致辞,白会长提出当代批评家的紧缺现状,并对在场的青年批评家寄予厚望。张清华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希望这次论坛能够给疲软的文学批评现状打上一针“兴奋剂”,青年批评家们应承担起时代使命。接着,李家永书记致辞,李书记表达了对参加本次论坛的批评家们的热烈欢迎后,还对本次活动顺利开展,圆满成功的美好祝愿。在资深学者代表孟繁华的致辞中,他感慨“轻舟已过万重山”,但令人宽慰的是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文学,每个时代都有投身文学的青年。从世界角度来看,中国文学的经验独特,对我们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刘大先研究员作为青年学者代表讲话,他认为这次的论坛以“新时代”的主题彰显了本次论坛的大格局,在任何时代,青年都具有重要作用。他呼吁青年人承担时代责任,为会议的开展铺垫热情昂扬的基调。

本次青年论坛为期一天,一共四场。上午青年学者围绕“共和国文学中的青年形象与青年写作”展开了热烈讨论。第一场“何为青年”的讨论由孟繁华主持。张莉从文学史的角度,分析青年形象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再到九十年代的发展,她认为:“真正的青年形象应该是表现于时代又超拔于时代的,是属于民族艺术画廊的一个形象。所以要塑造一个既表现我们时代,又表现我们未来时代的新人形象,也是今天中国当代文学面临的巨大挑战”。褚云侠以历史的角度,通过对五四以来,小说中“青年形象”流变的观察,围绕“为‘青年’正名或青年‘本体’的悬置与解放”阐释观点。饶翔以新时期贯穿性的重要作家之一张洁为对象,分析其关于“青年形象”塑造的作品.刘江凯分析莫言小说里的青少年形象,通过青少年蒙昧的精神状态,讨论魔幻现实与中国梦的联系。

第二场讨论 “集体与个体”,由陈福民主持。袁洪权以《拖拉机站站长和总农艺师》为例,分析了共和国文学中“组织”运作下的文学阅读,强调了文本建构、当代青年塑形和文学塑形的重要作用。 陈思认为如何处理文学与历史的关系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批评家直面文本要保持主体性。他提出,高晓声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处理文学和历史关系的样本,聚焦农村改革,通过相对安全的方式处理社会问题和痛点,投射处理时压力和变局。金理现场阐述对青年本体的思考。他表明,青年产生于特定的历史背景,社会上不乏写给青年的读物,向青年人喊话,我们不仅要看时代对于青年的要求,也要看到青年人如何回应,如何认识自己的标签,青年应学会保持时代与自我的平衡。徐勇在发言中谈到80后写作存在只有代表作家而没有代表作品的问题,他呼吁青年作家直面现实性的问题,为文学发展带来新的面貌,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历史的优秀作品。

上午会议的讨论,回顾并展望了共和国青年文学。下午,青年学者们围绕“新时代:青年写作的可能性”的主题展开了两场讨论。第一场“时代经验与可能性”由杨早主持,他认为如何应对社会无法再对青年人下一个整体定义的现象是当下研究者应该关注的重点。围绕这个问题,申霞艳以在青年文学中爱情消费物和精神元素展开话题,提出在青年作家作品中体现的爱情观是对时代很好的探测器。在多元性时代,每个人的多重身份也使得青年的整体性与过去不一样。徐刚从“逃离或无处可逃”主题出发,从历史角度分析百年文学中的“逃离”主题。他提出青年写作怎么回应今天,具体又怎么为青年写作预留更大的空间这一问题。曾攀引出写作关注的边缘群体的话题。他以残疾青年形象为例,讨论残疾的或无助痛苦的青年形象,并通过年龄的区隔,阐述如何处理我们内部多层的生理、心理和年龄结构。丛治辰以压抑,绝望与颓废为主题,指出青年在面临压力与绝望后才会追求变化,青年遇到困境、遇到绝望才会求新,因此变革时期的“青年”就变得特别的重要。青年并不是天然的,而是被发明出来的;塑造青年中出现了裂缝,才需要重新塑造。相宜以青年的自我寻找和确认为主题,讨论时代对青年一代的复杂态度,提出批评家不应该总是表扬“青年写作”,而应该与研究对象保持合理距离,保持关注、支持和批评。

第四场讨论“全媒时代的新人文”由卫纯主持。白惠元就精英趣味、多元身份与全球构作来谈当下中国青年戏剧写作,指出小剧场话剧利用了小众特点,增强了戏剧的活力。 姜肖的发言阐释数字化时代对写作的影响,媒介不仅仅是一种载体,也影响着作家创作,文学与媒介是密不可分的。薛静从网络流行语的介绍探讨了当代青年文化心态,她认为这些流行词汇能够成为热搜关键词,进入公共意识的语域,说明了这些词语表现青年人的心态转变。霍艳以《鲤》开展的“匿名计划”为个案,讨论了新媒体带来的文学变化与社会关系,阐述匿名作家,大众评审和专业评审相结合的作品筛选机制。刘大先以“从后文学到新人文”为题,从近四十年的文学批评史脉络中,对当代文学史进行了学术史的梳理,指出今天的批评为文学史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脉络,他提出文学批评的技术化也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

闭幕式上,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福民总结了此次论坛发言,并提出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能让青年放飞自我,提高自己,让青年在此成长。在不同观念的碰撞和新的话题中,有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