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俄罗斯文学研究专家刘文飞教授曾有文章描述了俄罗斯文学二十年来的状况。他的基本看法是,二十年来的俄罗斯文学“既狂欢又寂寥”,因此,“如何在失重的自由中重启文学的活力”,是俄罗斯文学面对的重要问题。在刘文飞看来,进入21世纪后,俄罗斯文化中的文学中心主义传统似乎得到延续,每逢大作家的整数生卒年,俄罗斯都要举行全国性纪念活动,普希金的诞辰6月6日,更是被定为俄罗斯语言文学节,是法定假日。当下俄罗斯的作家崇拜现象和文学造神运动似乎并不亚于苏联时期,笔者近二十年间多次造访莫斯科,每一次都能看到新树立的作家纪念碑。
2021
回首过去一年,既有惊心动魄的风云突变,又有豪情万丈的砥砺前行。一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迎难而上,战疫情、抗洪涝,促改革、推开放,抓脱贫、惠民生,保增长、稳大局,在世界上率先控制住疫情蔓延,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捷报频传,共建“一带一路”扎实推进,“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这一极不平凡的年份里,中国文学所呈现的样貌令人惊艳,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在提升原创品质的路途上,在扩大文学传播覆盖的征战中,人们看到,从耄耋之年的老者,到意气风发的中青年,从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到儿童文学、少数民族文学、翻译文学,都无不显现出充沛的活力,为满足当今人们的精神需求,增添精神力量发挥着独特作用。
2020
在2021年元旦来临之际,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向关心支持校园文学事业发展的各位专家、作家以及从事校园文学实践与研究的同仁致以真诚的问候和新年的祝福!
2020年12月10日,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主办的第五届“叶圣陶教师文学奖”在北京市通州区中国校园文学馆正式启动。白烨、吴思敬、吴义勤、林莽、张清华、王世龙、蓝野、王本华、胡军、杨庆祥、邓虹、张泽、张树伟、李晨松、高超、蒋成峰、李飞等30多位专家学者,叶圣陶后人叶小沫、叶永和,苏州市甪直镇人民政府镇长陈菊林、甪直镇叶圣陶研究中心主任周民森等出席启动仪式。
2020
11月26日,《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19年度、2020年度优秀论文奖颁奖会在江西省上饶市举行。获奖代表南帆、汪政、李建军、丁晓原、贺仲明、刘大先、岳雯、杨辉、陈培浩出席颁奖会,颁奖嘉宾何建明、曾清生、徐勇、周亚鹰、雷忠、龙仁青为获奖者颁奖。南帆与刘大先作为获奖代表发表获奖感言。
2020
很多时候,人的想象力赶不上现实,尤其是在变动不居的时代。为什么这些年忽然兴起了“非虚构”?因为现实更有传奇性,早在世纪之交时,人们喜欢说,读小说尚不如读《南方周末》。这让我想起老巴尔扎克,他在《人间喜剧·前言》中所说的,“偶然才是最伟大的小说家”。这当然都是“在某种意义上说”,并非所有“偶然”都赛过小说家的创造。
日前,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网络文学研究室在京成立,标志着网络文学学科建设迈出一大步。 “适逢其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称赞,“以前大部分网络文学研究是个人化的,不成系统,不成建制。而研究室的成立,意味着网络文学研究进入了国家学术机构的视野,相信今后会有很多新气象。”
2020
当今文坛在近20年间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并极大地改变了原有形态的基本构成。我曾在2009年就新世纪文坛的结构性变化做过一个传统文学(以文学期刊为阵地的主流文学)、大众文学(以商业出版为依托的市场化文学)、新媒体文学(以网络传媒为平台的网络文学)“三分天下”的基本判断。现在看来,这种文学的泛化愈演愈烈,文学的分化有增无减。当下的文坛从群体到写法、从现象到观念,都在或显或隐地持续分化,这种分化的结果既使文学的样态空前繁荣了,又使文学的看法空前丰盛了。这也意味着在文学观念的层面,必然会众说纷纭,一定是不一而
2020
2020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文艺批评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21届学术年会”在杭州师大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全国16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300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