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是指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其集中体现为: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
公众可以通过网络文学培养阅读兴趣,慢慢地开始接触一些传统文学或经典著作,尝试深度阅读。同时,传统文学在压力下也能受到鞭策和推动,更加注重精品创作
1月22日,“第六届长篇小说年度金榜(2021)”评选活动在京召开终评会议。15部初评阶段入围的2021年度优秀长篇小说,经过前期的读者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委团现场终评投票后,决出5部“金榜作品”。
张清华:莫言老师好,岁末年初受《文艺报》委托,就您的作品问几个问题,同时也由此说开去,聊一些有关的话题。那我们就先从《晚熟的人》开始吧。《晚熟的人》是您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所创作的小说结集,汇集了这几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出版以后读者反响热烈,您自己关于这个小说集有些什么想法?
回首这一年,意义非凡。我们亲历了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我们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正昂首阔步行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4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新时代少年儿童正茁壮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思想品质和文化素养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儿童文学事业迎来了又一个繁荣发展的黄金时期。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正如韩愈在《师说》中所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从古至今的求学者,都需要老师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困惑。因此,教师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的未来。
近期,由《中国作家》杂志社、中共盐城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承办的2021全国生态报告文学理论研讨会在江苏东台黄海森林公园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白庚胜出席并致辞。研讨会围绕“新时代生态文学观与生态报告文学创作”主题展开。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丁晓原主持会议。与会者认为,优秀的生态报告文学要关注深层次生态问题,通过作品引导和推动全社会在生态保护上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百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一瞬,但从1921年到2021年这一百年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却是划时代的壮丽篇章。不仅作家如云,作品浩如瀚海,而且体现出中国文学发展的伟大转折,具有现代性的新文学登上文坛并取得辉煌成就。而这一时代的来临,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新文学的诞生更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陈独秀、李大钊等所倡导的新文化、新文学运动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