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2021年5月16日,第十八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颁奖典礼在国家5A风景区、美丽的“水乡明珠”江苏省泰州市姜堰溱湖旅游度假区成功举办。白烨、吴思敬、曹文轩、汪政、罗振亚、杨庆祥、傅元峰、叶小沫、叶永和、杨早、夏立君、王世龙、尤立增、李宏伟、张树伟、蒋红森、段增勇、黄华伟、冯晓云、劣雅丽、张贵勇、刘仁前、孙曙、郑强、康新江、蒋拥军、封留才、褚朝顺、李飞等文学界、教育界、新闻出版界专家,泰州市姜堰区人民政府及大赛支持单位、各决赛赛点承办单位领导,取得优异成绩的参赛学校和获奖选手代表200余人出席。
毕亮的一些文章,“原始创新”不多。他只是围绕与汪曾祺有关的一个人或一件事,将散见于各处的文章、资料,汇集整理,排布成篇,间或添加一些自己的看法。这样做,要花费很多力气,但到头来只是为众多“汪迷”更多了解这个老头儿搭建了一座桥梁,对毕亮自身发展未必有太多助益。此人“傻”得有点儿可爱。
论文旨在梳理铁凝40年来文学创作的美学追求。知青生活对于铁凝创作至关重要,土地、农村、农民以及与之相伴的朴素生活构成了铁凝文学世界的质地,这是独属于铁凝的丰厚创作资源,也使她养成了一种朴素的思考方式。
2021
铁凝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并对如何实现这一战略目标作出新的谋划和部署。这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来,党中央首次明确建成文化强国的具体时间表。 作为党和政府联系文艺界的桥梁和纽带,中国文联如何把握文化强国建设的方向和路径?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过程中,广大文艺工作者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站在建党百年的历史节点,新时代的文艺应该走怎样的发展之路?《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访了铁凝。
第十八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现场决赛,以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命题写作,引领学生如何写好这一历史性宏大主题,其命题的艺术性、科学性、创新性引发关注。
2021
4月16日,中国李庄杯“十月文学奖”颁奖活动在宜宾李庄古镇拉开帷幕。因为疫情原因,本次颁奖典礼将第16届、17届(2019-2020年)“十月文学奖”合并举行。
2021
3月23日晚,在山东立项,改编自山东作家的小说《经山海》,由中央电视台等联合出品,由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等联合摄制、反映乡村振兴的电视剧《经山历海》,将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 《经山历海》改编自山东本土作家赵德发的小说《经山海》。这部长篇小说,也是赵德发向齐鲁文化的致敬之作。 常闻夏雨催新果,莫怨秋风撼老枝。与农村大众有着几十年渊源的赵德发说,这部作品于他而言,算是夏天里饱受雨露滋润后,在秋天里结出的一个果子。
2021
相聚春风里,奋进新征程。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来自34个界别的2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聚焦“十四五”和未来更长时期发展,深入协商议政,广泛凝聚共识,汇聚起团结奋斗的磅礴之力。
2021
2019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 两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以蓬勃的朝气,在新时代的浓郁氛围中,勤奋创作,刻苦耕耘,推出了不少优秀作品。整体上看,这些作品从不同视角生动展现了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努力奋斗的昂扬精神风貌。其中既有对新时代脱贫攻坚、民生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热情讴歌,
2021
网络文学自上个世纪90年代长足崛起以来,依托互联网技术的飞速进步和其他力量的合力推动不断发展演变,于今已成为当代文学领域最具活力的生长点、当代中国社会别具特色的风景线。20年来的网络文学,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兴盛与发展,也呈现出“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不足。如何在新的形势下谋求网络文学的良好生态与更大发展,无疑是网络文学在新时代需要着力予以解决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