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投稿
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机构概览
新闻资讯
理论研究
名家专栏
新作评论
世界文坛
作家在线
佳作欣赏
头条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唱响新时代的主旋律舞出中国人的精气神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作出如下决定。
公告
查看更多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关于“叶圣陶杯”大赛的声明
教育部关于面向中小学生违规竞赛活动的通报
第二十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参赛通知
要目
查看更多
朱寨学术思想研讨暨纪念文集编纂座谈会在京举行
第五届叶圣陶教师文学奖在苏州甪直颁奖
第二十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高三组决赛结果揭晓
第二十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启动
“中国文学盛典·鲁迅文学奖之夜”在京隆重举行
新闻资讯
第二十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总决赛成功举办
2023年5月20日至21日,第二十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总决赛成功举办
山东大学文学院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签约战略合作
第十届全国校园文学研究会议在临沂举办
中国大学创意写作联盟在沪成立
朱寨学术思想研讨暨纪念文集编纂座谈会在京举行
理论研究
吴思敬: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 ——序校尔康《在路上》
在诗歌界,校尔康身份很特殊。他爱诗习禅,出没于丛林,交友于十方,既是禅客,又是诗人。当读完校尔康的诗集《在路上》的时候,我想起了金代诗人元好问的两句诗:“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我觉得这两句诗不仅透辟地阐释了诗与禅的关系,同时也是理解校尔康其人其诗的一把钥匙。
王雪岩:演技里藏着好文章
吴思敬:为诗坛摆渡 与新诗同行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唱响新时代的主旋律舞出中国人的精气神
用更多文艺精品满足人民文化需求
新作评论
顾之川:“夜风如酒”何寂寞——安奇《野望山川寂寞还》代序
语文与诗歌有着天然联系与深厚渊源。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自古就有诗教传统。第一位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首倡“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并以《诗经》为教材。不学《诗》,无以言。温柔敦厚,《诗》教也
赵伟东《大武汉铁路往事》: 讲述“二七”光荣传统 再现铁路百年荣光
王安忆长篇小说《五湖四海》:巨变的时代,不变的日常
《飞来飞去》: 亲情书写与被撕裂的现实和人心
卢山:新媒体语境下诗歌破圈传播的路径探析
名家专栏
查看更多
张炯
张炯
张炯,福建福安人,中共党员。1948年参加革命。曾从事学生运动,在农村开展武装斗争,担任游击队政委等。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文学函授大学校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作品与争鸣》主编,《评论选刊》社长,中国社科院文研所兼少数民族文研所所长、《文学评论》主编、
白烨
白烨
白烨 ,1952年6月8日出生,汉族,陕西黄陵人。笔名文波,晓白,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 。毕业于陕西师大中文系,《中国文学年鉴》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
吴思敬
吴思敬
吴思敬 北京市人,诗歌评论家。1942年11月16日出生。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副主任,《诗探索》主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顾问,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会长。2001年8月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谢冕
谢冕
谢冕,1932年1月6日生,福建省福州市人。曾用笔名谢鱼梁。汉族,中共党员。1945 ——1949年在福州三一中学就学。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60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张清华
张清华
清华,1963年10月生,山东博兴县人,文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当代文学创作与批评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
孟繁华
孟繁华
孟繁华: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为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所长。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文学研究室主任、《文学评论》编委等。长期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和评论工作。
陈晓明
陈晓明
陈晓明,男,1959年2月生,福建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后现代文学理论批评等。
吴义勤
吴义勤
吴义勤,汉族,1966年生,文学博士,江苏海安人。现任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主席团委员,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主任、党委书记,作家出版社社长,兼任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特别是中国新时期文学的研究,出版著作多部。获鲁迅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10余项,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
世界文坛
韩少功《马桥词典》作品研讨会在塞尔维亚成功举办
11月14日,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和塞尔维亚GEOPOETIKA出版社联合承办的韩少功《马桥词典》作品研讨会在塞尔维亚成功举办。
黑塞逝世六十周年|走进黑塞的文学世界
他的小说几乎完美地串联起了他的整个人生
陈德民:他将自己交付给暴风骤雨
从世界文学视角探索“唐诗之路”
作家在线
屈绍龙:吾手写吾心 ——我的文学之路
在读高二时,我遇到一位在文学之路上,对我影响最大的语文教师——于鹤翔,当时,他是邹县三中的教师,就是他,是我文学生涯上一位引路人。
余华:文学、时代和我的写作
王蒙对话舒晋瑜 ——活灵活现的文化人群像
对话阿来:生态和文学中的青海
曹文轩:“小说家讲堂”之开场白
原创作品
张建梅:那唯一一次的生命
每次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我都会情不自禁流泪,虽然很多时候担心被人看到嘲笑自己的柔弱,但眼泪总是不经商量就大量涌上来心头,顺脸颊滚落,我无能为力也就索性作罢,任由眼泪自由表达。
肖复兴:谁能召来逝去的时光
谢冕:温馨下午茶
蒋子龙:昙花绽放
肖复兴:“乡愁”滋味
报刊推荐
查看更多
《中国铁路文艺》
《诗探索》
《小说选刊》
《诗刊》
《收获》
《十月》
《花城》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新书推荐
查看更多
曹文轩用新视角为小读者讲述“苏武牧羊”
《经山海》:文学书写新时代
符会娟诗集《风笛飘过》出版
赵伟东《大武汉铁路往事》: 讲述“二七”光荣传统 再现铁路百年荣光
赵伟东《大武汉铁路往事》: 讲述“二七”光荣传统 再现铁路百年荣光
张丽军《现实主义与当代文学前沿》:文本是现实的镜像
张丽军《对话的文学经典教育》:从对话走向经典
黎紫书《流俗地》:市井人间的流俗与不俗
本会网媒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