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总目录
学习习近平关于文艺的系列论述
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需要优秀文艺作品
——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研究之一 / 鲁太光(1)
文艺在高扬人民性中与伟大建党精神的契合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的文艺视角解读/范玉刚(6)
庆祝建党100周年红色经典作品研究
文学史研究
文学现象研究
论新世纪小说的轻逸化审美追求/ 洪治纲 (4)
互联网世代的文学生活
——以弹幕版四大名著的接受为个案/ 李 静 (4)
后现代、轻型文化与二次元美学意识 /南 帆 (5)
近20年中国女性文学的本土化倾向考察
——以小说为中心 /王 宇 (5)
重温经典
路遥创作《人生》的材料来源 /赖 宁 张 均 (5)
陆地创作的心灵史
——有关《美丽的南方》写作的几个问题 /李北京 (5)
诗歌研究
具象之上的玄思
——读黄梵的诗/ 叶 橹 (4)
超视角的历史反思与正义审判
——叙事长诗《魔鬼的盛宴》解读/ 吕周聚 (4)
作家作品研究
最新文本
坚韧生命力的寓言化书写
——关于赵本夫长篇小说《荒漠里有一条鱼》 / 王春林(2)
时代的精神烛照及其艺术“调性”
——评房伟长篇新作《血色莫扎特》 / 高春民(2)
生命因为仁慈和坚韧而神圣
——评胡学文长篇小说《有生》 / 桫 椤 (3)
陌生爱欲下的边缘退让
——谈钟求是《等待呼吸》中的身体叙事 / 冯祉艾 (3)
在婚育民俗纠葛中构建人物群像图
——马识途《夜谭续记》的民俗审美 / 张旻昉 (3)
《洛城花落》:两性婚姻的教科书 / 胡 平 (4)
须一瓜的“创伤动力学”
——以《致新年快乐》为中心兼论其近期创作/ 陈 思 (4)
成长叙事中的“平凡”之志与“好人”哲学
——《我和我的命》的命运书写与价值观问题/ 徐 刚 (4)
革命历史元叙事与现代性想象
——朱秀海长篇小说《远去的白马》读记 /傅逸尘 (5)
这个时代响亮而沉重的呼吸
——论东西《回响》 /张晓琴 (5)
语言观念的变化与乡土文学的转型
——以王松长篇新作《暖夏》为中心 /郝敬波 (5)
“有情”的回忆
——王尧《民谣》读札 /宋 嵩 (5)
英雄叙事的当代形态
——由黄怒波《珠峰海螺》谈起/刘大先 (6)
当代历史的现实主义美学重构
——《长安》与当代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问题/王金胜 (6)
生育视域下的百年中国史
——读胡学文《有生》/张天宇 (6)
铁凝研究
素朴的与飞扬的
——铁凝和她的文学世界 / 张 莉(3)
铁凝小说的人性叩问 / 吴晓梅 (3)
莫言研究
贾平凹研究
刹那的众生相
——贾平凹《暂坐》读札/ 季 进 (4)
论《老生》里的三个“关系”
——重读贾平凹《老生》札记/ 周景雷 (4)
《暂坐》的城市书写和历史意识/ 刘 亮 (4)
余华研究
重读余华长篇小说《活着》 / 许子东 (2)
余华何以漠视文学批评 ? / 唐小林 (2)
一个故事的两种讲法
——余华长篇小说《文城》读札 /汪 政 (5)
论《文城》中的暴力叙事 /高 玉 肖 蔚 (5)
余华的异变或回归
——论《文城》的历史思考与文学价值 /丛治辰 (5)
历史想象、个人记忆与现代人的困境
——评余华的《文城》 /陈思宇 (5)
刘震云《一日三秋》研究专辑
“不笑不话不成世界”
——《一日三秋》论札/马 兵 (6)
“一地鸡毛”“巧合”“话痨”及“拧巴”
——以《一日三秋》为例谈刘震云小说的几个关键词/刘小波 (6)
冯骥才《艺术家们》研究专辑
陈彦《喜剧》研究专辑
故事、小说与中国经验书写
——由《喜剧》《主角》论陈彦小说的文化政治意涵/ 王金胜(4)
须明何“道”?如何修“艺”?将何做“人”?
——论作为寓意小说的《喜剧》的三重“义理”/ 杨 辉 (4)
现实主义:典型、总体性和能动性之辩
——从陈彦长篇小说《喜剧》说起/ 陈培浩 (4)
谢冕与中国当代文学
似水流年/ 谢 冕 (6)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拓荒者
——评谢冕的学术成就/张 炯 (6)
一生只做一件事
——谢冕的学术人格/吴思敬 (6)
谢冕和他的文学时代/孟繁华 (6)
邓一光《人,或所有的士兵》研究专辑
故事边上的故事
——《人,或所有的士兵》创作谈 / 邓一光 (1)
精神恐惧与现代战争的深刻反思
——关于邓一光长篇小说《人,或所有的士兵》 / 王春林 (1)
“背叛者”的自白
——邓一光《人,或所有的士兵》 / 李 振(1)
通俗文学研究专辑
王尧散文研究专辑
“每个时辰走过去,变得更年少”
——王尧散文略论 / 来颖燕(1)
情结,融合与精神自叙传
——读王尧的文章 / 王雪瑛 (1)
于抒情中审视,在枝叶里还原
——评王尧的散文创作 / 邱 田(1)
“知识”书写与精神重塑
——以王尧“西南联大”知识分子散文、随笔系列为例 / 蒋应红 (1)
新女性写作研究专辑
那刺目的清醒
——“新女性写作”的当代价值 / 李 静 (1)
自我与日常
——评《十月》“新女性写作专辑” / 闫东方 (1)
朝向“新”的多种可能
——“新女性写作专辑”读札 / 行 超 (1)
丁捷研究专辑
丁捷论 / 汪 政 晓 华 (2)
寻找安放灵魂的“藤乡”
——论丁捷的诗歌创作 / 罗振亚 (2)
灵魂的释义或梦的解析
——从丁捷的《依偎》到《约定》和《撕裂》 / 张学昕 贺与诤 (2)
以“最惬意的路径”呈现“问心之旅”
——丁捷非虚构近作漫论 / 王 晖 (2)
《奋斗与辉煌》研究专辑
史诗与史诗的深情对话
——读《奋斗与辉煌—广东小康叙事》 / 丁晓原(2)
追梦小康与广东精神的壮丽华章
——评《奋斗与辉煌—广东小康叙事》 / 陈剑晖(2)
书写改革开放时代的创业史
——简评《奋斗与辉煌—广东小康叙事》 / 李朝全(2)
刘晓刚《那条割裂生命的河》研究专辑
天尽头 何处有香丘
——论《那条割裂生命的河》的文学价值 /栾梅健 (5)
俯瞰社会进程中黑与黄的博弈
——读刘晓刚的长篇小说《那条割裂生命的河》 /杨剑龙(5)
湖南长篇小说创作研讨会专辑
童年叙事、人性理想与总体性写作的可能
——以马笑泉《放养年代》为中心的讨论/ 马新亚 (4)
作为存在的逃离:谈谈学群的长篇小说/ 杨厚均 (4)
中西悲剧比较视野下阎真小说的悲剧美学特征新论/ 戴海光 (4)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21届学术年会专辑
当代文学创作经验亟待进行系统总结
——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21届学术年会上的发言 / 於可训 (2)
聚焦“新世纪文学 20年” 研讨当代文学发展新经验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21届学术年会综述 / 吕彦霖(2)
笔谈与对话
“文学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笔谈 / 刘大先 刘 成 朱 旭 (3)
漫谈戏剧与小说
——在陕西美术博物馆的对话 / 陈 彦 杨 辉 (3)
中西文学的差异主要还是文学传统的不同
——荷兰汉学家林恪先生访谈 / 易 彬 林 恪 (3)
文学、1980年代与重建感性学
——吴晓东教授专访/吴晓东 李国华等 (6)
关于王安忆《天仙配》的讨论/张旭东 王安忆等 (6)
疾病与文学书写的新可能/普 玄 汤天勇 (6)
书评
寻求汉语新诗的节奏范式
——关于李章斌《在语言之内航行》的读札/ 纪 梅 (4)
形神兼备的详传、真传
——略谈刘川鄂《张爱玲传》/ 宋家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