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回望历史,就会发现,人类不过是兜兜转转,天花、流感、疟疾、鼠疫、麻疹、霍乱……瘟疫一直不曾远离,不幸成为亲历者,每个人都会变成历史的碎片,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下,往往催生出许多关于人性的故事。
曹文轩认为,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小说中,汪曾祺代表着“轻徐、舒缓、婉转”的那一端,和当时深沉冷峻的诸多作品不同,他追求淡泊的情感。这使得汪曾祺的小说中虽不见振聋发聩的力量,但却能让人“心灵深处持久地颤动”。汪曾祺的文学胜在语言,而语言的背后大概可见一个人的气质,汪曾祺语言背后透出着柔情的高贵。曹文轩说,“有汪曾祺这样一个作家,这是中国当代文学的运气。”
2020
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给全国人民和乐安定的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目前病毒已经开始在全世界扩散,抗疫成为全人类的紧迫任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我国的疫情防控成效显著。在防疫工作中,医疗工作者、人民警察、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志愿者等一线防疫人员付出了巨大艰辛和巨大牺牲,他们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而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人们按照相关要求居家“禁足”,减少交流和接触,对于防止疫情在更大范围、更多人群中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场将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都裹挟进来的重大疫情,无疑也成为文学必须面对
2020
不同作家的作品所传递出来的温度是不一样的,有的炽热,有的温暖,有的悲凉,有的冰冷,与作家和读者的情感息息相关。叶广芩的作品浸透着岁月老尽的人世苍凉,点点行行,多是“悲凉”之意,不仅有回忆的伤感,也有留恋的温情,这在“叶广芩京味小说三部曲”中尤为明显。
2020
2019年的文学领域,在文学的各类创作依流平进,理论批评持续活跃的同时,因为适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成立70周年等重要历史节点,在常态性的创作与评论互动频仍,传播与阅读不断出新的境况下,呈现出重大事件接连不断,重要活动联袂而至的显著特征。这使得2019年的文坛,国事与文事相互交织,大事与喜事接踵而来,这种情形也可用南宋诗人杨万里歌吟西湖盛景的著名诗句来加以形容,那就是: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2020
黄平:白老师您好!正值当代文学七十年之际,《当代文坛》委托我请您做一个访谈。能否先请您简要回顾一下您的评论与思想历程?
2020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对加强疫情防控作出重要部署。全国人民坚定抗疫信心,形成了强大的防控合力。为助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1月31日,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发布公开信,倡议全国网络作家和网络文学工作者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贯彻中央和地区关于防疫工作相关决策部署,共同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恐慌,加强自身防护,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抓好文学创作,特别是开展抗疫主题创作,及时为广大读者输送更多更好的精神食
2020
近日,由山东城市出版传媒集团·济南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鲁迅文学院联合主办的《文学新势力文丛》新书首发式在北京举行。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主任莫言,中国作协副主席吉狄马加,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邱华栋以及众多作家、学者应邀出席。首发式由莫言主持。
近日,我国首部系统探究《红楼梦》写作艺术的专著《〈红楼梦〉写作之美》由外文出版社隆重推出,面向国内外发行。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红楼梦学刊》名誉主编张庆善为本书作序;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鼎力推荐。
2019